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大毕业即失业的专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十大毕业即失业的专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的大学乱开专业,导致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开设新专业,是经过层层报备,层层审批,经过相关方面论证之后的结果;并非一拍脑门头脑发热而决定的。
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里面共有13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506种大学专业。
高校专业设置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或“瘦身”,或新增,这既能使学科建设更加科学,也是想培养契合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的人才。
大学开设的专业在《专业目录》范围内,则要经过教育部备案方可开设。
大学开设的专业不在目录范围,则要要经过申报、答辩、公示、审议等流程,而并非网友所认为的一拍脑袋设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规定,具备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人员等基本条件才能申请开设新专业,注意,是才能申请!
所以,开设与否,高校是经过论证之后决定的,绝不是乱开。
多数大学生对自己预估过高,对社会企业期望太高。认为自己应该拿高工资,坐办公室,去一线锻炼那是专科生干的活。实际上,应届毕业生,基本没有一丝工作经验(有相关经验的早就已经找好了),凭什么要求企业给高待遇呢?要知道你还没给公司创造一点利润呢。
(自我叩问,我具备这些能力吗?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一个专业如果可以动用一群人开起来,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关键是在读取这个专业之前,是否对其有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专业的产生。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对择业是有帮助的。另外如果迫不得已读了自己完全不了解或搞不清楚的专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学期间再学习一门专业或技术,做好个人能力储备。只要个人积极向上,文凭有时不是主要考虑问题。
国内的很多大学开设的专业没有什么特色,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风险,那么为什么这些高校开设了这些专业呢?
综合实力
一所高校招录的专业数量越多的话,这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会越强,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情况也会比较靠前一些。
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对于这所高校作用还是挺大的,主要表现在人才吸引、生源、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全国这么多高校将球专业多而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入
维持高效运营需要花费很多的钱,比如说教师花销、水费电费、后勤花销、设备维护、实验耗材等。学校招录这么多的专业学生,这些学生都是需要给学校交纳学费的,这些收入都可以弥补学校运营的整体花销。
学校方面得到的上级资金支持是和学校专业数量以及招生人数相关的,如果学校招了更多专业的话,也就意味着他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相对应的,学校能够拿到的上级教育资金补贴也会更多。
问题
全国各种高校盲目招录专业也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的。
有些综合性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学科门类数量,就招录了一些难以就业的冷门专业,比如说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相当难找到工作的,学校这样的行为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也有很多高校在招录专业的时候,选择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如果很多高校都招录这些热门专业的话,会导致这个热门专业全国毕业的学生特别多,社会上根本容纳不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导致大学生毕业以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觉得针对这样的问题,教育部应该下发相应的文件来规范相应专业招录人数。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深有同感,讲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学校为了赚钱。
我国的高校的财政拨款与学校的专业和学生有关,加上学生的学费,是很多大学要增加专业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校招生很热情,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至于毕业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与学校无关,现在我国的高校出现一种“怪”像,本科毕业至少有20%以上考研,研究生毕业就考博,考完博不是去大学当老师就是到***部门去当“官”与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差不多。
我一直在思考我国的高等教育,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太快,要养很多人,而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行,但高校要办下去就必须扩大招生,或许我们国家是先把这个框架搞起来再来提高质量,至少让多让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多多少少能给学生进行“德”的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我亲自熟悉的音乐专业,我是学音乐的,全中国大部分大学有音乐专业,而音乐专业除了当老师还能做什么,真正对口工作的不会超过20%,如果不办,音乐老师谁养?
如对外汉语就业率与不能超过20%,有些大学争着去开,因为名字好听好招生,相反,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家政专业,国家下文强制大学开,但没有大学愿意开,因为没有人报考。。。
总之,我国的大学教育也是功利性比较强,养了很多闲人,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都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所以,不从实际出发,只要能给学校争取招生计划,随便配几个老师就开始招生,而导致大学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这样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自然失去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竞争力。
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让你明白一些,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些现状。
华南理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都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是否真的毕业即失业?
有几个同学在华理学环工,华理由于去年爆出复试******,而且闹得比较大,院长免职,现在复试相比某些学校而言要公正的多。看你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你应该想报学硕,学硕这几年竞争比较大,放出来的指标比较少,如果你不是很喜欢科研,或者没有决定好读博士,我建议你考环工专硕。环境这个专业,不说了,坑是坑,但是本科已经坑了……比别的热门专业出来,通常来看肯定待遇没那么好。祝好!
联通研究院院长表示,学硬件专业一毕业就失业,这是为什么?
本末倒置了吧,这些公司有几个大力投资做硬件的,导致学硬件的学生得不到好的待遇,自然学硬件的人就少了,学生没了学校又怎么开设相关的专业呢?说到底还是市场决定的,你怪错人了。
让年轻人做冷板凳,年轻人愿意吗?作为中年人、老年人,作为现在掌握实权的人,是不是该反思自己这里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年,中国最赚钱的行业有两个:一是金融,二是IT。金融是全面繁荣,从银行到保险,从信托到基金,从融资租赁到现金贷、P2P,只要是在这个行业,不是混得最差,都能赚到很多钱,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比比皆是。
IT行业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费者大量的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餐饮、教育、出行、零售等等。这些改造都是需要IT人员做技术支撑的。但是中国IT行业的繁荣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偏消费者层面(即C端),技术难度其实并不大,比如开发一个美团APP,并不比开发一个京东APP难,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技术手段、同样的开发人员。但是,科技行业真正的核心技术,比如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等,就不是一个开发APP的J***a工程师就能解决的了。
一旦有更容易的赚钱方式,为什么要舍易求难呢?这是普遍心理,同样地,既然金融、软件能赚很多钱,为什么要去学习物理、化学呢?换做是你,你愿意吗?中国现在的电子硬件产业,没有像美国、韩国、英国那样强的实力,企业盈利也赶不上这些发达国家的公司,学生学了硬件能去哪里呢?最好的结果就是去这些外国公司,但这些外国公司在中国也没有什么核心技术的研发基地,到国内公司从事的又是不太前沿的产品,那学这样的专业又有多大意义?
好在,现在赚快钱的企业也意识到了核心技术长期匮乏的危害,这一点真要感谢特朗普,让我们整个社会,企业界清醒过来。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华为、小米、中兴这样的企业,都在做自己的芯片,就连阿里这样的纯互联网软件公司,也成立了平头哥公司从事基础科学,芯片等方面的研究。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有了大企业带头,大学跟进,整个社会引导,那么学习硬件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当然前提,是给与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份体面的回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大毕业即失业的专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大毕业即失业的专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